沉檀龙麝何意

  • 2019-01-14
  • 来源:中国民俗学会香文化专业委员会

作者:韩智华

“沉檀龙麝”一般认为其指的是四种香料,其中,“沉”指沉香、“檀”指檀香、“麝”指麝香,这三种古今认同,唯“龙”到底指“龙脑”还是“龙涎”,或是指什么别的东西,产生了分歧。我们就从何时有“沉檀龙麝”之说,当时所指为何物,它有何含义?是否排序有用意?开展逐一探讨揭示。

龙涎香应是南亚海域居民偶然发现,灰白色清香四溢的蜡状漂流物,经过多年自然变性的成品龙涎香,虽有一股强烈的腥臭味,但干燥后却能发出持久的香气,点燃时更是香味四溢,馨香馥郁。龙涎香其实是抹香鲸的分泌物,由于它未能消化鱿鱼、章鱼的喙骨,会在肠道内与分泌物结成固体后排出,经阳光、空气和海水长年洗涤后会变硬、褪色而成。龙涎香在唐代称为阿末香,即来自阿拉伯语anbar,通过阿拉伯商人在唐代传入中国。晚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说“拨拔力国,在西南海中,不食五谷,食肉而已。常针牛畜脉,取血和乳生食。无衣服,唯腰下用羊皮掩之。其妇人洁白端正,国人自掠卖与外国商人,其价数倍。土地唯有象牙及阿末香”。到宋代才称为龙涎,北宋末期蔡絛在《铁围山丛谈》卷五中曰:“奉宸库者,祖宗之珍藏也。政和四年,太上始自揽权纲,不欲付诸臣下,因踵艺祖故事,检察内诸司。于是乘舆御马,而从以杖直手焉,大内中诸司局大骇惧,凡数日而止。因是,并奉宸俱入内藏库。时于奉宸中得龙涎香二,琉璃缶、玻璃母二大篚。玻璃母者,若今之铁滓,然块大小犹儿拳,人莫知其方。又岁久无籍,且不知其所从来。或云柴世宗显德间大食所贡,又谓真庙朝物也。玻璃母,诸璫以意用火煅而模写之,但能作珂子状,青红黄白随其色,而不克自必也。香则多分赐大臣近侍,其模制甚大而质古,外视不大佳。每以一豆火爇之,辄作异花气,芬郁满座,终日略不歇。于是太上大奇之,命籍被赐者,随数多寡,复收取以归中禁,因号曰古龙涎。为贵也,诸大争取一饼,可直百缗,金玉穴,而以青丝贯之,佩于颈,时于衣领间摩挲以相示,坐此遂作佩香焉。今佩香因古龙涎始也。”这段话说政和间宋徽宗检察奉辰库,见前朝旧存龙涎香,既不知所从来,也不知为何物,更不必说用途。及至“以一豆火爇之,辄作异花气,芬郁满座,终日略不歇”,方惊为珍奇,乃至把已分赐臣下者悉数收回。由此说明龙涎香在北宋时期不为人熟知,稀有珍贵。北宋洪刍撰《香谱》在卷上“香之品”中只有龙脑香、麝香、沉水香、白檀香等香,就未提及龙涎香。成书于北宋仁宗时期的《天香传》,该书主要谈论祭祀用香,重点论述沉香,也论及乳香、龙脑香,但只字未提龙涎香。

南宋洪迈著志怪小说《夷坚丁志》卷九:“许道寿者,本建康道士。后还为民,居临安太庙前,以鬻香为业。仿广州造龙涎诸香,虽沉麝笺檀,亦大半作伪。其母寡居久,忽如妊娠,一产二物,身成小儿形而头一为猫、一为鸦,恶而杀之。数日间母子皆死,时隆兴元年。”此故事描述商人在南宋国都临安(今杭州市)贩卖号称广州造的伪制龙涎香牟取暴利的情形,可见龙涎香在南宋是贵重的奢侈品。明朝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时曾访问苏门答腊北的龙涎屿,此岛以出产龙涎而得名,随行通译费信在《星槎胜览》中有专章记述龙涎的采集和售价:“龙涎屿,此屿南立海中,浮艳海面,波击云腾。每至春间,群龙所集于上,交戏而遗涎沫,番人乃架独木舟登此屿,采取而归。设遇风波,则人俱下海,一手附舟傍,一手揖水而至岸也。其龙涎初若脂胶,黑黄色,颇有鱼腥之气,久则成就大泥。或大鱼腹中剖出,若斗大圆珠,亦觉鱼腥,间焚之,其发清香可爱。货于苏门之市,价亦非轻,官秤一两,用彼国金钱十二个,一斤该金钱一百九十二个,准中国铜钱四万九十文,尤其贵也”。

南宋周去非撰《岭外代答》列有龙涎条目曰:“大食西海多龙,枕石一睡,涎沫浮水,积而能坚。鲛人探之以为至宝。新者色白,稍久则紫,甚久则黑。因至番禺尝见之,不薰不莸,似浮石而轻也。人云龙涎有异香,或云龙涎气腥能发众香,皆非也。龙涎于香本无损益,但能聚烟耳。和香而用真龙涎,焚之一铢,翠烟浮空,结而不散,座客可用一翦分烟缕。此其所以然者,蜃气楼台之余烈也”。到南宋末期陈敬著《陈氏香谱》卷一香品有:龙脑香、沉水香、生沉香、檀香、龙涎香、麝香等香料,开始将龙涎香列入其中。明朝周嘉胄编撰《香乘》卷一香品均为沉香类品,卷二香品主要为檀香类品,卷三香品全为龙脑香和麝香系列,卷四是降真香等其他香料,卷五香品开篇列龙涎香,龙涎香编列较后,说明此时龙涎香因为稀有,缺乏使用上的普遍性而为非常用香品。

龙脑香又名冰片、片脑、脑子等,古代主要产于东南亚及自阿拉伯和中国南方地区,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在西汉的广州已能见到龙脑香。唐朝时期,出产龙脑的波斯、大食国的使臣还专门把龙脑作为“国礼”送给中国的皇帝。据五代末年陶穀(903-970)撰《清异录》记载,隋唐五代烧香风气很盛行,该书卷下薰燎门条曰:“长安宋清,以鬻药致富。尝以香剂遗中朝簪绅,题识器曰三匀煎。焚之富贵清妙。其法止龙脑、麝末、精沉等耳”,讲到唐代长安大药商宋清,常以香药三勺煎,赠送权贵们,这三勺煎由龙脑、麝香、沉香等精制而成,显示当时合香盛用龙脑。陶穀为人强记嗜学,博通经史,历官后晋知制诰、仓部郎中,后汉给事中,后周吏部侍郎,入宋官至户部尚书。陶穀采摭唐至五代流传的掌故词语若干条,每条下各出事实缘起,以类编而成书《清异录》,其书有关内容为后世频频引用,颇具影响。

晚唐及五代宫廷合香之风已经很盛,其时大抵水沉和白檀香为骨,而麝香、龙脑用作发香和聚香,后唐和凝(898-955),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在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 (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赠侍中。其作有一首《宫词》:“鱼犀月掌夜通头,自著盘莺锦臂鞲。多把沉檀配龙麝,宫中掌浸十香油。香云双飐玉蝉轻,侍从君王苑里行。”此词说出经典合香之法“多把沉檀配龙麝”,也是目前所见最早提及“沉檀龙麝”,其“龙”指龙脑香。唐宪宗元和末年王建在宫中担任太府丞时的写实之作《宫词一百首》:“供御香方加减频,水沉山麝每回新。内中不许相传出,已被医家写与人。”这描述了宫中使用香药的情况,沉香、麝香写进诗中,从侧面反映出宫廷对香药合香方的保密制度和无法实现保密传出宫外的情况。隋朝《郊庙歌辞·汉宗庙乐舞辞·观德舞》:“氤氲龙麝交青琐,仿佛钖銮下蕊珠。”及《郊庙歌辞·汉宗庙乐舞辞·显仁舞》:“霭霭沉檀雾,锵锵环佩风。”;唐朝韩偓《浣溪沙》:“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沉檀。”;唐朝李贺《美人梳头歌》:“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唐朝元稹《桐花落》:“君夸沉檀样,云是指撝作。”;唐朝杜牧《怀钟陵旧游四首》:“连巴控越知何事,珠翠沉檀处处堆。”;唐朝尹鹗《金浮图·繁华地》:“和风淡荡,偷散沉檀气。”;唐朝徐昌图《木兰花》:“沉檀烟起盘红雾,一箭霜风吹绣户。”;唐朝张贲《玩金鸂鶒和陆鲁望》:“谁怜化作雕金质,从倩沉檀十里闻。”;唐朝司空图《牡丹》:“得地牡丹盛,晓添龙麝香。”;唐朝顾夐《甘州子·一炉龙麝锦帷傍》:“一炉龙麝锦帷傍,屏掩映,烛荧煌。”;唐朝齐己《赠念〈法华经〉僧》:“沉檀卷轴宝函盛,薝卜香熏水精记”。这些诗句中的“沉檀”应指沉香和檀香,“龙麝”应指龙脑香和麝香。

龙涎的稀缺性自古人所共知,但《陈氏香谱》与《香乘》中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龙涎香”一词不仅是香料名称,还作为合香(香方)的名称,所谓合香就是以多种香材组合而成的香品。《陈氏香谱》卷二凝和诸香中有“龙涎香”名的合香25条目,其中使用沉香20条方、檀香12条方、龙脑18条方、麝香18条方、龙涎香3条方(杨古老龙涎香、亚里木吃兰脾龙涎香、古龙涎香),无沉、檀、龙涎、龙脑、麝有1条方。自《香乘》卷十五法和众妙香“内府龙涎香”开始,到“小龙涎香”为止,共有24则以“龙涎”命名的和香香方。在这些香方中,沉香出现的次数为19次,檀香为11次,麝香为18次,龙脑为18次,而龙涎出现仅有3次(杨吉老龙涎香(武)、亚里木吃兰脾龙涎香、古龙涎香(沈)),完全没有这5种香料的香方只有1则即龙涎香(沈) :“丁香、木香各半两,官桂、白芷各二钱半,槟榔、当归各二钱半,甘松、藿香、零陵香各七钱,香附(二钱半,盐水浸一宿、焙)。右加豆蔻一枚,同为细末,炼蜜丸如绿豆大,兼可服”。除了看到“龙涎香”可作和香名称外,还发现一个特点:就是沉香、檀香、龙脑、麝香香料在和香方中的使用率很高,很少没有这四种香料之一的香方。扬之水先生在《龙涎真品与龙涎香品》一文中,较为详尽地论述了宋代龙涎香品的情况,认为“宋人艳称的龙涎香品或曰古龙涎,其实乃是以水沉为本,杂以脑麝香花而制成的合香”。南宋顾文荐《负暄杂录》“龙涎香品”条:“绍兴光尧万机之暇,留意香品,合和奇香,号东阁云头。其次则中兴复古,以古腊沉香为本,杂以脑麝、栀花之类,香味氲氤,极有清韵”。宋高宗赵构有自己配方做香料的闲情逸致,以沉香以主体原料,龙脑、麝香用作聚香和定香,栀子等香花则用来调和香韵,制成香饼,点燃香饼,放进香炉内,再用透雕成各式图案的炉盖盖好,香烟就从炉盖的镂空处除除散逸出来。可见,当时皇族权贵们将把玩香料制作合香当成了一种享乐方式。

北宋洪刍撰《香谱》卷下香之法中,同时使用龙脑和麝香有10方,其中使用“龙麝”简称的有6方,如下:

1.雍文彻郎中牙香法:沉香、檀香、甲香、藿香各一两,黄熟香一两,龙麝各半两。右件捣罗为末,炼蜜拌和匀,入新瓷器中贮之,密封埋地中一月,取出用。

2.又牙香法:檀香、玄参各三两,甘松二两,乳香、龙麝(各半两,令研),右先将檀香、玄参锉细,盛于银器内,以水浸,慢火煮水尽,取出焙干。与甘松同捣,罗为末。次入乳香末等一处,用生蜜和匀,久窨,然后用之。

3.又牙香法:白檀香(八两,细劈作片子,以腊茶清浸一宿,控出,焙令干,用蜜酒中拌,令得所,再浸一宿,焙干),沉香三两,生结香四两,龙脑、麝香各半两  甲香(一两,先用灰煮,次用一生土煮,次用酒、蜜煮,漉出用),右令将龙麝别研外,诸香同捣罗,入生蜜拌匀,以瓷罐贮,窨地中月余出。

4.印香法:夹馢香、白檀香各半两,白茅香二两,藿香一分,甘松、甘草、乳香各半两,馢香二两,麝香四钱,甲香一分,龙脑一钱,沉香半两,右除龙麝、乳香别研外,都捣罗为末,拌和令匀,用之。

5.衣香法:零陵香一斤,甘松、檀香各十两,丁香皮半两,茴香一分,右捣罗为末,入龙麝少许,用之。

6.窨酒龙脑丸法:龙麝(二味,用研) 、丁香、木香、官桂、胡椒、红豆、缩砂、白芷已上各一分,马哱少许,右除龙麝令研外,同捣罗为细末,蜜为丸,和如樱桃大。一斗酒置一丸于其中,却封系令密。三五日开饮之,其味特香美。

《香乘》卷一香品(随品附事实):唐明皇君臣,多有用沉、檀、脑、麝为亭阁,何侈也。

卷十四法和众妙香“衙香六”: 檀香(十二两,剉,茶浸炒),麝香(二钱),沉香、栈香(各六两),马牙硝(六钱),龙脑(三钱),甲香(六钱,用炭灰煮两日,净洗,再以蜜汤煮干),蜜脾香(片子,量用),右为末,研入龙、麝,蜜溲令匀,爇之。

“衙香八”:白檀香(八两,细劈作片,以腊茶清浸一宿,控出,焙令干,用蜜酒中拌令得所,再浸一宿,慢火焙干),沉香(三两),生结香(四两),龙脑(半两),甲香(一两,先用灰煮,次用一生土煮,次用酒蜜煮,沥出用),麝香(半两),右除龙、麝另研外,诸香同捣罗,入生蜜拌匀,以磁罐窨地月余,取出用。

卷二十香茶“经进龙麝香茶”:白荳蔻一两去皮,白檀末七钱,百药煎五钱,寒水石五钱薄荷汁制,麝香四分,沉香三钱,片脑二钱,甘草末三钱,上等高茶一斤。

卷二十一印篆诸香“又方(沈谱)”:夹栈香半两,白檀香半两,白茅香二两,藿香二钱,甘松半两去土,甘草、乳香、丁香各半两,麝香四钱,甲香三分,龙脑一钱,沉香半两,右除龙、麝、乳香别研,余皆捣罗细末,拌和令匀,用如常法。

卷二十五猎香新谱“窨酒香丸”:脑、麝二味同研、丁香、木香、官桂、胡椒、红荳、缩砂、白芷已上各一分,马勃少许,右除龙麝另研外,余药同捣为细末,蜜和为丸,如樱桃大。一斗酒,置一丸于其中,却封系令密,三五日开饮之,其味特香美。

卷十九熏佩之香“熏衣香二”:沉香四两,栈香三两,檀香一两半,龙脑半两,牙硝、麝香各二钱,甲香(四钱,灰水浸一宿,次用新水洗过后,以蜜水爁黄),上除龙脑、麝香别研外,同为粗末,炼蜜半斤和匀,候冷入龙脑、麝香。香方配比、制法与《陈氏香谱》卷三佩熏诸香“熏衣香”条基本相同:沉香四两,栈香三两,檀香一两半,龙脑、牙硝、甲香各半两(灰水洗过,浸一宿,次用新水洗过,复用蜜水去黄,制用) ,麝香一钱,上除麝、脑别研外,同粗末,炼蜜半斤和匀候冷,入龙、麝。

从上看出香方中涉及出现龙脑与麝香并称时,龙脑即用“龙”、“脑”,称“龙麝”,或称“脑麝”,偶见书全称者。洪刍《香谱》一书中因没有龙涎香品,涉及龙脑与麝香时,均称“龙麝”。可见,龙脑简称为“龙”早在无龙涎的洪刍《香谱》中就出现,并习以为常了,以至于一些简单的香方直书“龙脑”与“麝香”为“龙麝”,且不做任何解释。《香乘》在卷二十“龙涎香珠”条中,龙涎与樟脑并用时,书写为“龙涎、脑、麝”,即龙涎照书本名,而樟脑则简称为“脑”。总之,龙脑、樟脑都有简称为“脑”的记录,龙脑还有简称为“龙”的记录,但未发现龙涎简称为“龙”的记录。

《陈氏香谱》卷二凝和诸香“四和香”:“沉、檀各一两,脑、麝各一钱,如法烧。香橙皮、荔枝壳、樱桃核、梨滓、甘蔗滓等分为末,名小四和”;《香乘》卷十六法和众妙香“四和香”:“沉、檀各一两,脑、麝各一钱,如常法烧。香枨皮、荔枝壳、榠摅核,或梨滓、甘蔗滓等分,为末,名小四和”。这“四和香”合香方的香材是沉、檀与脑、麝,也就是说“沉檀脑麝”本身就可以组成一则香方,这也契合了“多把沉檀配龙麝”诗句。取名“四和香”其寓意是常用此香四季和气、平和、和谐、和美、和畅、和乐,与人和善,和而不同,以和为贵,正如《庄子·天道》篇称“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合香所使用的香料,不外三类。其一,构成主体香韵的基本香料,如沉香,檀香,降真香。其二,用作调和与修饰的一类,如甘松,丁香,藿香,零陵香。其三,用作发香和聚香的一类,如艾纳,甲香,龙脑,乳香,安息香或金颜香,麝香,龙涎香。所谓发香,即令各种香料成分挥发均匀。聚香,就是使香气尽可能留长。

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杨万里的《烧香七言》:“琢瓷作鼎碧于水,削银为叶轻如纸。不文不武火力匀,闭阁下帘风不起。诗人自炷古龙涎,但令有香不见烟。素馨忽开抹利拆,低处龙麝和沉檀。平生饱识山林味,不奈此香殊娬媚。呼儿急取烝木犀,却作书生真富贵。”诗中“素馨忽开抹利拆,低处龙麝和沉檀”同时出现“龙麝”与“沉檀”,它表达出合香最先发散香气是清亮和高扬,“忽开”花香,麝香、龙脑定香与聚香,成就香气余韵悠长,沉香、檀香为主香,含蓄浅幽。宋洪迈《番禺调笑·素馨巷》:“轻丝结蕊长盈穗,一片瑞云荣宝髻。水沉为骨麝为衣,剩馥三熏亦名世。”诗中“水沉为骨麝为衣”生动形象表达了合香中基本香料与发香和聚香香料的关系。

综上,因未见“龙涎”被简称“龙”,却有以“龙”代指“龙脑”的说法,可以断言作为俗语在和香“沉檀龙麝”中的“龙”指的是龙脑香,同时未发现“沉檀龙麝”完整联在一起过,其排序没有任何用意,即无排名之说,它的组合只是为顺口而已。

“龙麝”中即便没有龙涎,也不意味着“龙”指的就是龙脑,它可能是指第三者。如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方书,由明太祖第五子周定王朱棣主持,教授滕硕、长史刘醇等人执笔汇编而成的《普济方》卷一八九中“龙麝散:伏龙肝半两,麝香1钱,羊胫炭皮(拍碎,炒令通赤)1两。功能主治鼻衄。”这里“龙麝”中“龙”指的应是“伏龙肝”;又如《普济方》卷二四九中“龙麝散:钱子地龙1个(揩去上面泥土),麝香、当门子各等分。功能主治小肠气。”这里“龙麝”中“龙”又指的是“地龙”;再如《普济方》卷六十中“龙麝丹:白矾(飞过),雄蛇蜕1两(火煅过用),硼砂半两(研),麝香半两(另研)。功能主治缠喉风。”这里“龙麝”中“龙”应该是代表“雄蛇蜕”。古人在香方或药方中都喜欢用简称,却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书写时随意性较多,但有一些关联规律或习惯可寻,要明白简称所指还是需要完整理研读香方或药方。

“沉檀龙麝”只是“沉檀”与“龙麝”简单组合,在古文献中未见完整联在一起,只有偶尔在古诗词中“沉檀”与“龙麝”同时出现过,它不是一个汉语词语,在辞海或大词典中都没有其词条,它所表达只是特定香料或药材的缩写,这里“沉”代表沉香、“檀”代表檀香、“麝”代表麝香,基本无异议,“龙”字代表什么?是龙涎香?是龙脑香?是伏龙肝?是地龙?还是什么?这就需要大家约定俗成了。“沉檀龙麝”就象“北上广深”只是一个简称组合,并无什么特别意义和文化含义,如其“龙”字指“龙脑”,那“沉檀龙麝”演变为宋代最为知名而又流行的经典合香“四和香”代名词,由此也反映出香文化鼎盛时期合香的主要香材使用情况及合香之道法,这样的“沉檀龙麝”就有明确含义并有意义了。

韩智华2018年冬至写于北京